新聞熱線 0891-6325020

數(shù)字報系

移動端
您當前的位置:西藏新聞網 > 雪域時評

新華網評:“重男輕女”思維還那樣盛行嗎?

2016年10月14日 10:42    來源:新華網    記者 何寶霞
分享到:    

1119695622_14763227594031n.jpg

 李潔瓊  

在中國傳統(tǒng)觀念里,很多家庭更想生兒子。但近年,一項研究卻顯示,生兒子的父母,在兒子長到17歲至30歲期間,幸福感明顯比生女兒的父母要低。那么,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人已經不再“重男輕女”?

近幾年公布的一系列數(shù)據(jù)似乎表明,中國人已經越來越不“重男輕女”了。比如,在教育領域,到2015年,學前教育在幼兒園中女童比例為46.4%,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為46.5%,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為50.3%。全國小學學齡女童凈入學率在2014年就達到了99.83%,提前實現(xiàn)聯(lián)合國千年發(fā)展目標,2015年達到了99.88%。

國家統(tǒng)計局今年1月份發(fā)布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5年末中國大陸男性人口70414萬人,女性人口67048萬人,男性比女性多3366萬人。從性別結構看,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.51。這是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,自2009年以來實現(xiàn)了連續(xù)第七次下降。

但是,與男孩相比,女孩的生存發(fā)展仍面臨諸多挑戰(zhàn),其背后或多或少總是能看到“重男輕女”的影子,特別是在依然保留了諸多傳統(tǒng)因素的農村地區(qū)。據(jù)媒體報道,在四川一個叫正義村的地方,因為嫉妒小叔子生兒子,而自家一直生女兒,12年間,嫂子張鳳用毒鼠強將小叔子家的4個兒子相繼毒殺,只為讓其“斷子絕孫”。

悲劇的發(fā)生雖令人震驚,卻也有跡可循。在當今農村,母憑子貴仍然有市場,生下兒子意味著在家庭中有更高的地位,生女兒則被視為無能。有學者認為,傳統(tǒng)倫理、法律、小農經濟和土地所有制這四個因素塑造了中國傳統(tǒng)的父權制宗族制度,在這種制度下,女性在家族中基本上沒有“人權、財權、事權”。

在城市,情況是否有所不同呢?事實上,大城市的很多家庭的確不像部分農村家庭一樣把“重男輕女”寫在臉上,而且因為日益水漲船高的房價等外部因素影響,生兒子給家庭帶來的壓力更大。所謂的“女兒是招商銀行,兒子是建設銀行”,“生兒子的父母幸福感明顯比生女兒的父母要低”,大多是基于此類原因。

但是否城市人已經能將男孩與女孩完全同等看待?沒有調查,不好下結論。但至少在心理認知與行為選擇上,還是不一樣的。比如,很多女孩不被期望建功立業(yè)、光耀門楣,卻被期望找個“好”女婿,她們從農村版的“招弟”變成了大城市的“招婿”;家長普遍認為養(yǎng)女孩更操心,男孩則相對省事;一胎是兒子的要二胎的少,是女兒的更傾向于再生一個。但這些現(xiàn)象究竟意味著城市人更“重男輕女”還是“重女輕男”,也不好一概而論。

唯一能確知的是,“重男輕女”思維雖已不再如過去那般盛行,卻依然是個問題。我們在思考如何徹底終結“重男輕女”思維的同時,對與此相關聯(lián)的諸多家庭與社會問題,同樣不能忽視。

相關閱讀

    關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(xié)議廣告服務

   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
    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
    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

   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热播,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新版,玖玖免费视频国产,99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