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熱線 0891-6325020

數字報系

移動端
您當前的位置:西藏新聞網 > 雪域時評

凡人善舉帶來滿滿正能量

2018年05月24日 07:14    來源:中國西藏新聞網    記者 劉金鵬
分享到:    

26.7萬元,對于一個已經58歲,家有十口人的普通農民來說是“嚇了一大跳”的巨款。然而,2017年底的一天晚上,日喀則市桑珠孜區(qū)年木鄉(xiāng)農民多吉,在拖拉機車燈照亮的路面上,撿到了裝有一捆捆嶄新人民幣的大袋子。他沒有動心,而是第一時間想著如何把錢及時歸還失主。他說:“自己一家人口也多,確實需要錢提高生活,但掙錢要掙到明處,這些不屬于自己的錢就不能要?!保〒?月11日《西藏日報》)

這是一次足以讓人久久回味的感動。面對26.7萬元的巨款,面對并不富裕的家境,在黑燈瞎火沒人知道、大可輕松占為己有的情況下,這位日喀則農民的第一反應卻是“不動心”、很緊張、還失主。這樣的“不動心”,令人肅然起敬!

在這個越來越物質化的現代社會,曾經最普通的溫情瞬間,似乎正在慢慢變得稀缺。一方面,人們渴望最純粹的感情交流,釋放善意;另一方面,卻是對種種現實因素的考量,不無擔憂。我們已經見過太多的熟視無睹、冷漠自私,也聽聞過一些以怨報德、甚至謀財害命等聳人聽聞的社會新聞,在道德和社會現實之中總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。

這位日喀則農民面對“巨款”,卻選擇拾金不昧的善舉,就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美名片,就是“四講四愛”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所倡導的樹立文明觀念、爭做文明公民、展示文明形象的生動展現!他真實樸素的行為,為我們樹立了一座標桿,帶來了滿滿正能量?!板X不是我的,就不能拿,況且失主肯定急死了。”真摯的言辭折射出的不正是做人的誠信、良心和堅守嗎?

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,“拾金不昧”已成為考驗人性的一個重要標桿,在錢財面前依然能保持善良和淳樸的確難能可貴。然而,不是每個人面對誘惑都能堅守內心的道德自覺。眼下,這位名叫多吉的農民拾金不昧的行為無疑像一陣清風,緩解了人們的道德焦慮。

古人云:“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?!碑斚?,我們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機,人們已不再簡單地去看待“助人為樂”“ 見義勇為”等單純的事件。在這樣的關鍵時刻,拾金不昧需要呵護、贊美,也需要褒揚、稱頌。

抬頭仰望、低頭沉思,我們不禁要問:當金錢的誘惑降臨到自己身上時,我們將給出怎樣的答案?

相關閱讀

   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(xié)議廣告服務

   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
    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
    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

   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热播,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新版,玖玖免费视频国产,99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