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熱線 0891-6325020

數(shù)字報系

移動端
您當前的位置:西藏新聞網 > 雪域時評

精準脫貧應帶著“心”與“新”

2018年11月06日 09:01    來源:中國西藏新聞網    記者 鹿麗娟
分享到:    

從偏遠鄉(xiāng)村到草原牧區(qū),從田間牧場到學校家庭,從扶貧產業(yè)園區(qū)到易地搬遷新居,短短幾年時間,拉薩大地上,無數(shù)貧困學子通過教育扶貧改變了命運,無數(shù)貧困群眾用勤勞雙手創(chuàng)造了幸福新生活,無數(shù)家庭升騰著新的希望。

近年來,拉薩市脫貧攻堅發(fā)展規(guī)劃精準到戶,因地制宜、因戶制宜地幫助貧困戶制定切合實際、有效管用的脫貧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。筆者認為,在脫貧攻堅路上,黨員、干部應緊緊地拉著貧困戶的手,帶領著他們,走出困境,需要做到“用心扶貧”和“用新扶貧”這兩項最基本的要求。

面對貧困群眾,要有一種發(fā)自內心的“想幫扶”。不少的基層干部也是從貧困中走過來的,和農村有著很深的感情,更加增強了抓好扶貧攻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,這是用心扶貧的必要條件。

脫貧攻堅各村都有任務、有指標,并納入到干部的年終考核。如果僅僅把扶貧當作任務,為駐村而駐村,敷衍了事的填寫扶貧手冊;為入戶而入戶,表示我來過、我見過,然后紙上談兵,被動扶貧,沒有很強的責任感,如何談得上用心扶貧呢?

奮斗在一線上的黨員干部,應從內心深處懷有對貧困群眾的關愛,堅持變任務為責任、變壓力為動力,要充滿激情、充滿愛心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扶貧攻堅戰(zhàn)中。

扶貧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,在實施各類項目過程中要尊重群眾,積極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,要站在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,黨員干部要有扶危濟困的擔當和準確的自我定位,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(tài)度,而不是自我標榜道德高地,高高在上、頤指氣使,不調查研究,無端否定群眾的想法和意見。

在扶貧工作中,要把貧困群眾當親友,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,設身處地謀劃、實事求是規(guī)劃,維護他們的人格尊嚴,理解他們的脫貧愿望,保護他們發(fā)展生產的積極性。帶著正能量去面對問題,加大智與志的幫扶力度,唯有如此,永久脫貧、早奔小康才不會是一句空話。

責任編輯:何寶霞    

相關閱讀

    關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(xié)議廣告服務

   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
    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
    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

   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热播,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新版,玖玖免费视频国产,99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