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8日,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三維激光掃描,記錄造像表面金箔微觀變化。當日,重慶市大足縣寶頂山石刻景區(qū)內,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——大足石刻千手觀音搶救性維修保護工程正式啟動,這也是中國參與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要活動標志。寶頂千手觀音造像雕鑿于南宋,是大足石刻中最精美、雕刻工藝最復雜,史上重修次數最多的一尊雕像,其手眼數量之多,藝術造詣之高,影響之廣泛,都堪稱“國寶中的國寶”。本次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預計需要兩到三年時間,其研究成果也將為類似文物的修復提供借鑒。羅國家 攝
大足石刻千手觀音 羅國家 攝
工作人員正對缺失部位進行補形。 羅國家 攝
工作人員正對風化疏松部位進行“打針”,起到固化巖體的作用。羅國家 攝
工作人員通過三維激光掃描,將造像表面金箔微觀變化錄入電腦,為跟蹤和對比修復效果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。 羅國家 攝
重慶大足石刻千手觀音搶救性維修保護工程現場,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(右一)現場了解舊金箔的處理程序。 羅國家 攝
關于我們 丨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(xié)議丨 廣告服務
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